close

 

《完成大使命

 

 

顧其芸牧師

 顧  

 

 

大綱

一、前言

二、完成大使命

  (1)每個人生命之目的就是完成大使命 

(2)要成為聚會的高手,也要當散會的高手

三、什麼是完成大使命?

    (1)靈魂得救   (2)作國度的人才

四、如何完成大使命?要「去」!

 

 

一、前言

    一個教會能夠滿5年,要將所有敬拜讚美都歸給神。我(顧牧師)很喜歡5這個數字,因為代表上帝的恩典。一定要為瑾聲牧師禱告,因為建造教會並不簡單。我建立教會經歷挑戰的週期大約是3~5年,挑戰是不斷的、而且不會停止。每次碰到挑戰時,感謝主,因為你就換了一個新皮袋,有更多的容量;在每個挑戰當中,會發現上帝是又真又活的。

    我從1984年開始服事主,最大的挑戰是教會分裂。牧師要鼓勵你們要相信教會、相信瑾聲牧師、相信團隊。為什麼我1996年來台北建立教會?因為1995年我的教會發生很大的分裂;我請一對夫婦管理財務,他們經驗很豐富而且有恩膏,但他們想要接管我的位置、翻轉我的掌職會。我向神禱告,求主憐憫我;神給我很大的感動:「你不要怕,讓我做,經過挑戰後,留下來的就是真正跟隨你的門徒。」後來神讓這對夫婦背後所做的事被凸顯出來,發現他們很多不真實。

    我常向主禱告兩件事:第一是求主賜給我真實的門徒。使徒行傳說神會將得救的靈魂天天加給教會,而我跟神禱告,我要十二支派中最強盛的猶大支派!求主揀選新生命小組教會成為新約的執事,真實、快速、扎實地產生屬靈的門徒。要向神求,爭取揀選。

 

    第二個是莊稼成熟了,求主打發工人。我的選擇可能有誤,但若是神親自打發,我就放心。年輕的教會,要在屬靈上成熟,能分辨人的外面,也能分辨人的裡面。領袖決定教會,有好的領袖就有強盛的教會。求主讓你們自己「生出」門徒,不只有生命力,還要有(屬靈)生殖力和生產力。 

二、完成大使命

太28:16-20「十一個門徒往加利利去,到了耶穌約定的山上。他們見了耶穌就拜他,然而還有人疑惑。耶穌進前來,對他們說: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。所以,你們要去,使萬民作我的門徒,奉父、子、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。凡我所吩咐你們的,都教訓他們遵守,我就常與你們同在,直到世界的末了。」

 

(1)每個人生命之目的就是完成大使命

 

    耶穌說:「你們『要』去」(must, have to),為何主要用這麼強烈的語氣?

 

    這段經文是主給我們的「大使命」。談到「使命」,就要想到「生命」。上帝既然造了生命和救了生命,祂對這個生命一定有計劃和目的,也就是「使命」。每一個生命有其使命,為要完成神造他的計劃。聖經告訴我們,無論是被造或被救,都要為主而活。如果沒有活出這個使命,就等於白活了。

 

    所謂的使命,有大中小之分。讀書很重要,但完成大使命更重要;結婚很重要,但完成大使命更重要!我要問一個較尖銳的問題:如果讀書和完成大使命衝突,怎麼辦?就不要讀書!如果你的婚姻會阻擋你完成大使命,就不要結婚!如果工作讓你不能完成大使命,就辭職!因為你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完成大使命的手段。上帝有時會試煉我們,把小使命跟大使命放在我們眼前,看我們如何抉擇。所以我們的信仰,就是先求神的國跟神的義。並非讀書、工作不對,而是優先順序要對。

 

    建立教會,不只是時間、恩賜或金錢而已,需要委身和奉獻。求主保守你們靈、魂、體都委身,獻給上帝。求主保守你們贏得校園、贏得職場、贏得流行文化、贏得媒體,還要積極公益(這方面慈濟目前贏了,基督徒要謙卑,學習他們的策略但不是學習他們的信仰)。

 

 為什麼神要用命令的語氣?因為這是大使命。教會存在的唯一目的,就是完成神所託付的大使命;有生命氣息的人,其唯一目的,就是要完成神所託付的大使命。

(2)要成為聚會的高手,也要當散會的高手

 

 太28:16-17,門徒往山上去,目的是聚會。凡兩三個人奉主的名聚集,那裡就是教會。你們每一次聚集,要期待神的主權、膏抹、供應、遮蓋就在這裡。聚會非常重要,只要你們到了「約定的山上」,耶穌就彰顯了!

  太28:17,耶穌彰顯,但還有人疑惑。基督徒常在有信心和沒有信心中間徘徊,特別當神給我們一點挑戰,我們的信心就現形了。多馬(門徒之一)當初疑惑,但感謝主,後來他到印度──印度是一個宗教性的國家,很多宗教從那裡出來──去那裡解釋,告訴他們不要疑惑。

耶穌沒有解決那個人的疑惑,祂只是彰顯,告訴大家我就是耶穌。只要聚集在耶穌所約定的山上,見了祂、拜祂,就有使命出來。祂不告訴你生命的意義,只告訴你生命的呼召。

祂對門徒們說:「天上地下的權柄都賜給我了」。有時候我們不需要太過分析人的軟弱,罪的勢力永遠大不過上帝的權能;光出現,黑暗就消失了。

 教會有兩件事要做:被召(聚會),被差(散會)。聚會和散會都重要。當門徒聚集在山上,耶穌與他們同在;當耶穌差派門徒往普天下去,祂也與他們同在。聚會的同在,和散會的同在,是一樣的。不要用二分法分開信仰和生活。有人覺得一走出教會,自己的軟弱和不信就開始發動,重擔就讓他轉離上帝的焦點。怎麼辦?去完成大使命(傳福音)。

有人說在那間教會裡看不見大神蹟。神不需要給大神蹟,是因為他們沒有需要。如果我們都已經滿足、平安了,為何還需要神蹟呢?但當我們去接觸一個不平安、充滿需要的人或地方,神就將大的平安和神蹟彰顯出來。基督徒生活在散會的時間,比在聚會的時間多,如何在散會的時間裡,讓上帝常與我們同在呢?就是完成大使命!

三、什麼是完成大使命?

 什麼是「完成大使命」?太:18-20中,最主要的動詞應是「使萬民『作』門徒」,也就是門徒萬民。如何門徒萬民?透過「去、施洗、教訓」。

 建造教會唯一秘訣:門徒訓練。建造教會的信仰藍圖:天國近了、悔改、信福音、跟隨主。

 (1)靈魂得救

 要進入神的國度並不簡單,首先需要悔改。悔改不是say sorry,原文是靈魂的改變。人無法改變自己的靈魂,也不能補償對別人靈魂的虧欠,只有一個方法,就是信福音 (可1:40-45)。當接受耶穌、信全備的福音,祂就在我們裡面做極大改變,就是靈魂的翻轉。如果沒有靈魂的改變(重生得救),就無法進入神的國度;當人一信福音,就進入新的國度。雖然進入新的國度,但我們比較在行的還是舊國度的事,所以我們需要跟隨主,只有主耶穌知道我們可以在新國度裡的哪塊地栽種和澆灌。

教會就是永生和國度彰顯之處,當人進入新的國度,需要(1)受洗:成為神的兒女;(2)加入教會,作門徒。因此,大使命分為兩部分:(1)靈魂得救;(2)成為國度的人才。靈魂得救不是目的,成為國度人才,才是目的。

(2)作國度的人才

做領袖的一定要去找門徒、作門徒;聚會人數不是重點,但只要門徒一多,人數自然就會多。要為教會禱告:凡屬於熱力九九豐收教會的門徒都賜給我們。

 今天作門徒,明天就去門徒訓練;今天是disciple(門徒),明天就是mentor(導師)。第一階段你作門徒,老練了之後就可以成為導師,帶領其他人走過這個階段;但同時你也必須成為第二階段的門徒,不斷在這個循環中走下去。來到教會,不是只有信耶穌,還要跟著領袖學耶穌、作門徒,成為國度的人才。

四、如何完成大使命?要「去」!

 

我常告訴教會的弟兄姊妹,如果來教會很久,還沒找到生命的伴侶,那麼你的另一半還在外面。不是指要和外邦人(未信者)交往,而是要為婚姻作認領,禱告另一半重生得救。

如何認領婚姻?(1)將另一半稱為X,列出條件;(2)持續為他/她禱告;(3)聖靈開始感動你調整條件;(4)去傳福音。

 你們要「去」,使萬民作主的門徒;傳福音不要限制自己,要做比耶穌更大的事。「去」有一個前提,就是「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(耶穌)了」,如果我們去不帶著主的權柄,哪裡都去不了。

 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,不是直到馬太福音第28章才賜給耶穌。原來天上地下的權柄都是神的,神又賜給亞當,但因為罪,這權柄被撒旦竊奪了。耶穌基督為我們死和復活,就是為了將人失去的權柄奪回。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可以「去」贏得校園,因為主耶穌已經為校園死而復活,我們帶著主的權柄去,所以校園就是我們的了!

為什麼基督徒可以門徒萬民?因為我們去到哪裡,神的國、神的權能就在那裡。新生命小組教會的經驗是,每次要進入校園,先在那裡行軍禱告、設立祭壇,宣告這個學校是屬神的。

 不要害怕人離開教會,我的觀念是:如果得10個靈魂,損失3個,我還賺7個。上帝堅固我的心,要我佈道再佈道。教會裡一定會有人數的增減,但只要不斷佈道,增加的一定比減少的多,不要怕!

一個人信耶穌,會有幾個過程:為什麼信?信耶穌的什麼?如何信?洗禮是信耶穌的結果,但在之前的過程中會發現許多上帝的作為,就是見證。教會如果要增長,就是要讓每一個慕道友在這些過程中經歷上帝的作為。

 傳福音的時候不要講大道理,而是要作見證。當基督徒傳福音時,神就會自己工作,透過我們得着他;但這些還不夠,還要教導他聖經。教導聖經不只是用課本上課,如何將聖經真理種在人心中、如何澆灌、施肥,這些過程又充滿了見證。奉父子靈的名為人施洗,是靈魂得救的見證;凡吩咐你的,你都教訓他遵守,這又是一個得勝的見證。即或你的得救見證沒有很戲劇化,也可以透過靈修生活來佈道。信仰很真實,不管我們軟弱或剛強,都成為我們教導、建造人的教材。

 什麼是「同在」?一個人是「存在」,神也是「存在」,兩者在一起,就是「同在」。帶著神的權柄去傳福音,神就與我們同在。

 教會如果不傳福音,就沒有意義和價值。教會如果不傳福音,即或有好的查經、聚會,還是會有一股低氣壓籠罩,會有自卑感。你會在傳福音、佈道的過程中找到你的價值跟意義,你會有信心,走得出去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99 Mess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