像神:憐憫貧窮人

熊瑾聲傳道

善行有很多種類,小範圍的,例如在家庭,包括孝敬父母、友愛兄弟姊妹等;大範圍的,例如國際間的人道救援等。不只是基督徒,每個人都知道善行是好的,但今天我們透過聖經來知道什麼是合神心意的善行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<箴言19:17>「憐憫貧窮的,就是借給耶和華;他的善行,耶和華必償還。」箴言中講到善行的時候,特別提到一種是神非常看重的,就是憐憫貧窮人。經濟不景氣的年代有一種穩賺不賠的借錢方法,那就是憐憫貧窮人;當我們憐憫貧窮,之後神要為他買單,甚至連本帶利還我們!對待貧窮人重要的態度有:

 

一、不要輕視、看輕貧窮人。<15:17>「戲笑窮人的,是辱沒造他的主;幸災樂禍的,必不免受罰。」有些人對貧窮人有錯誤的看法,認為他們是不夠努力才導致貧窮;但聖經教導我們不要譏笑、看輕貧窮人。

 

二、要顧念貧窮人。<21:13>「塞耳不聽窮人哀求的,他將來呼籲也不蒙應允。」神和人的關係常建立在人和人的關係上,有時我們覺得自己和神的關係卡住了,是因為我們和人的關係卡住了。<約壹4:20>「人若說我愛神,卻恨他的弟兄,就是說謊話的;不愛他所看見的弟兄,就不能愛沒有看見的神(有古卷作:怎能愛沒有看見的神呢)」我們生命中總會有遇見「饑荒」的時候,以撒在饑荒時委身耕種,他日增月盛,成了大富戶,是神的祝福!

 

三、不要欺壓貧窮人。<箴22:22-23>「貧窮人,你不可因他貧窮就搶奪他的物,也不可在城門口欺壓困苦人;因耶和華必為他辨屈;搶奪他的,耶和華必奪取那人的命。」人搶的是財物,但神說要搶走欺壓者的命!由此我們可以看見神是多麼忌邪的神。

    舊約記載以色列人要獻五種祭,其中贖罪祭、贖愆祭、燔祭是一定要獻的;但聖經有明文規定,貧窮人不需獻牛羊,改獻斑鳩或雛鴿即可;代表神沒有要將過重的擔子放在我們身上。十一奉獻也是如此,神沒有規定每個人要獻上同一個數目,而是按我們的能力獻上。然而,神並沒有說因為貧窮所以不用獻祭!現在有很多基督徒認為自己賺得很少,再十一奉獻就沒有辦法生活了,但就是因為沒有十一奉獻,阻斷神祝福的管道,才會一直窮下去。<瑪3:8>人豈可奪取神之物呢?你們竟奪取我的供物。你們卻說:我們在何事上奪取你的供物呢?就是你們在當納的十分之一和當獻的供物上。」很多人以為不奉獻十一,就多了那些錢可以使用,但其實卻握住了咒詛。神給我們祝福,不只是財富增加,祂也讓我們減少額外的開銷,例如有健康的身體、免費的停車位等。

 

  世界上的善行那麼多種,為什麼神特別要我們關心貧窮人?因為憐憫慈悲是神的本性,<1005>「耶和華本為善。祂的慈愛存到永遠;祂的信實直到萬代。」祂看到哪裡缺乏就想給,祂受不了祂所造的人、祂所愛的兒女們有缺乏。我們是按神形像造的,理當活出這種憐憫、慈悲的本性;祂是這樣的神,祂也要我們作這樣的人。當然,人犯罪墮落以後,已經失去了這種憐憫的心。但是,一個蒙救贖的百姓,可以重新擁有這樣的憐憫心腸,<2:10>「我們原是祂的工作,在基督耶穌裏造成的,為要叫我們行善,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。」

    <19:17>,神所償還的不只在物質上,更大的祝福是擁有神的同在。當我們行善的時候,就是行出神的本性,神的愛、神的同在就會隨著我們,這是祂給我們最大的報償!

 

  幫助貧窮人並不簡單,需要有真正的智慧,若我們不知道這些智慧的原則,在幫助貧窮人的時候,就不一定可以榮耀上帝、造就別人,自己也不一定會得到喜樂和滿足,甚至覺得受騙上當。聖經中教導我們幫助貧窮人的五個智慧原則:

一、注意對象:要有分辨的能力。<3:27-28>「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,不可推辭,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。你那裡若有現成的,不可對鄰舍說:『去吧,明天再來,我必給你。』」我們在幫助貧窮人的時候,要注意對象、注意場合、注意時機。很多基督徒馴良有餘、靈巧不足,常常被騙。其實,神並沒有要我們去幫助所有人,祂要我們幫助的是「應得的人」。

    初代教會也幫助很多貧窮人,他們天天有愛筵,但並不是提供給所有的人。使徒保羅講得非常清楚,<帖後3:10>「若有人不肯做工,就不可吃飯。」我們的資源要放在真正的刀口上,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;投機取巧、不做工的人,不要幫助他們,以免讓他們養成更壞的習慣、或是更依賴人,這對他們一點好處都沒有。

 

二、注意動機:不要期待回報。我們幫助人的動機應該是被神的愛感動,因此不要指望回報,<63>「你施捨的時候,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。」意思是不要一直提醒自己或告訴別人做了哪些善事。如果我們幫助一個人的動機是期待日後有回報,這樣的幫助會讓對方感到有壓力,我們自己也不會快樂,還可能會破壞彼此的關係。要求回報的善行,並不是箴言所說的善行。

 

三、注意時間:不要拖延。<箴言3:27-28>「……你那裡若有現成的,不可對鄰舍說:『去吧,明天再來,我必給你。』」假如我們經過判斷應該幫助對方,就不要拖延,有時我們稍一耽延,可能就會錯過了可以幫助對方的時機。

    有一位弟兄在鄉下行醫,某天他看完所有病人後,剛好有一位朋友從外地來拜訪他,正當他們談得非常開心時,又有人來找他,這個人的孩子發高燒,想請這位弟兄到他家看一下。這位弟兄因為朋友遠道而來,兩人又談得很高興,就說:「等一下我就過去。」他又和朋友多聊了十五分鐘才過去。沒想到只是耽延十五分鐘,當他到達時那個孩子已經去世了。這位弟兄說這是他這一生最懊悔、最痛苦的事情。他學習到,愛要及時,應該做的事就要趕快做,不要拖。

    馬利亞用香膏膏耶穌,是一件美事。不單因為她把一切獻上,也是因為她搶時間這樣做:只有她在耶穌上十字架之前用香膏膏祂<266-13>。在耶穌釘十字架之後想去膏祂的人都膏不到,因為祂已經復活了<16:1-7>那位拿出五餅二魚的孩子,在大家都飢腸轆轆的時候服事大家,神讓他的擺上成為眾人的祝福,<61-13>;五餅二魚若是在大家都吃飽了之後才拿出來,就沒有用了。所以,我們行善要搶機會、要及時!

 

四、注意自己的能力:要倚靠神與基督的身體。箴言3:27:「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,不可推辭。」我們行善的前提是「有行善的力量」,也就是說,我們確實會有能力不足的時候。首先,我們需要承認我們不是彌賽亞,沒有辦法滿足世界上的所有需要,只有耶和華神才能真正解決人的一切需要。我們要常常承認自己有限,雖然我們不能滿足人所有的需要,但可以透過真誠的關心代禱,把這些需要交給耶和華神處理。再其次,我們要懂得團隊事奉。所有行善的力量,不論多少,都是從神來的;當我們懂得把人的需要交託給上帝及基督的肢體(其他弟兄姊妹),行善的時候才能安息。

 

五、注意自己的心:常到神面前充電。有時候我們幫助人幫到一個地步,有時會覺得沒有動力、不想再幫了。<2412>「只因不法的事增多,許多人的愛心才漸漸冷淡了。」<帖後3:13>你們行善不可喪志」,當世界變得愈來愈墮落,不法的事情愈來愈多,神的兒女一定要小心,不要讓自己的心變硬,在啟示錄,神提醒以弗所教會要恢復起初的愛心。神不要我們獨善其身就好,而是用愛來感染這世界。愛和光是一樣的,愈是分享,愈是持久。

    當我們覺得枯乾、無法再給出愛時,需要回到神面前,因為所有的愛都是從而來的,只有祂的本性永遠充滿憐憫,不會因為不法的事增多而變得硬心。若我們不時常與神連結,我們的愛心遲早都會消磨殆盡。如同電器插電之後才會發揮功能,我們每天也需要與神有「精心的時刻」,與神緊密連結,補充從祂而來的愛和能量,我們才走得下去,可以持續幫助人。<11:25>好施捨的,必得豐裕;滋潤人的,必得滋潤。」

 

  今天,神做在我們身上的最大善行是什麼?<832>「神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,為我們眾人捨了,豈不也把萬物和祂一同白白地賜給我們嗎?」福音本身是一個極大的善行,在這樣的善行中,神把祂自己白白地給了我們。同樣的,我們對貧窮人所能做的最大善行,不只是關心他們物質方面的需要,而是關心他們靈魂得救的需要,將最寶貴的耶穌(神給我們最大的善)分享給他們。傳福音不是馬上都有果效,但不要因此失去愛人的心。<6:9>「我們行善,不可喪志;若不灰心,到了時候就要收成。」

 

  十二月份,我們最重要的事第一是感恩,回想神在我們過去的生命中做了多少美好的善事,並為此深深感謝讚美祂。第二是分享愛,當我們和我們的教會充滿神的美善,我們自然就會很想把耶穌分享給周圍的人。所有智慧的善行都在耶穌裡,祂能讓我們行出真正智慧的善行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99 Message 的頭像
    P99 Message

    熱力九九豐收教會聚會信息Passion 99 Message

    P99 Mess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