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《如何維持動能》
熊瑾聲傳道
<太25:21>,馬太福音25章提到,三個僕人分別從主人那裡領受不同的交付,一個領受五千兩,一個領受兩千兩,一個領受一千兩。如果你是主人,為何會給不同多寡的銀兩呢?可能是因為他們有不同的能力、個性,或是信任的程度不同。當主人回來,五千兩的僕人又賺回五千兩,主人稱讚他:「好,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,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,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;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。」兩千兩的僕人也倍增了他手中的錢,賺了兩千兩,主人對他稱讚的話也是一模一樣的。而拿到一千兩的僕人將錢埋在地裡,他原本以為主人會稱讚他將錢保管得很好,但主人卻罵他是又惡又懶的僕人,並將他的一千兩奪過來,給有五千兩的。透過這個比喻神告訴我們,祂期待我們的生命有倍增,不要把祂給我們的能力原原本本地還給祂。
注意:不管是五千或兩千,當他們按他們所有的賺回加倍時,神的稱讚都是一樣的,因此,不管你現在手中所擁有的是多還少,只要做好它們,神就看你和有很多恩賜才能的人一樣良善、一樣忠心。神是很實際的神,祂不要我們將恩賜才幹埋在土裡,我們到最後是要交帳的。
如何在服事的路上保持動能?就是要明白父神的心意。神沒有要我們成為工作的機器,但祂希望我們生命中的潛能可以被發揮。神對五千兩的僕人説:你在「不多的事」上有忠心;當我們覺得有很多服事,其實是因為神知道你的能力不只有這樣而已。林書豪前幾天輸球,他獨自在場上練投,媒體問他會不會對自己太嚴格了?他回答:「我寧可對自己嚴格一點,也不要放縱自己」、又説「我不知道我潛能的極限在哪裡,所以我應該更努力」。
我們經常看見,當一個球隊贏得冠軍,就會開始走下坡,原因是因為他們認為他們的努力已經到達頂點,不須要繼續維持動能了。聖經上記載,大衛王在位時有四十年的盛世,到了他的兒子所羅門繼位,繼續維持了下一個四十年的盛世。他們的秘訣就是有神的智慧和能力。
如何為動能持續加溫?關鍵是領袖!領袖需要面對三個關鍵的問題:
A. 願意為這個組織的動能擔負責任。重要的不是做了什麼,而是誰在做。在神的國度中,有一天你會成為某方面的領袖,因為神呼召我們成為門徒,就是一個領袖的訓練。領袖必須為整個團隊的動能負責。
B. 願意主動去「指揮」動能,而不是被它牽制。動能有方向,就是異象。<箴29:18 >「沒有異象,民就放肆;惟遵守律法的,便為有福。」動能的方向不應取決在群眾,而應取決於領袖。如果一個小家已經沒有動力很久了,領袖應負起責任;也許小家員可能因面臨考試或其他因素而缺乏動力,但領袖不可以隨波逐流。
大衛是一個戰士,他的屬下也都是英勇的戰士,他在四十年中打下好的基礎,制定許多制度。到了兒子所羅門,他比較注重商業貿易,於是整個國家的動能就因此改變了。領袖必須在團隊裡工作,因為美好的事都不是一個人完成的。動能不一定照著我們想要的方向走,但領袖一定要不斷發展動能。
C. 願意隨時從神得到動能,保持高度熱衷。杜艾倫(Eleanor Doon)曾説:「自己要先擁有滿腔熱情,才能點燃別人的火」,領袖必須:
(1)相信神...正在從事的工作是重要的。要常思想神如何揀選你、改變你,神選上我們成為祂的代言人,我們的動作、存留、氣息都在乎祂。即使你在做一個小小的服事,但它是重要的。在小事上忠心,神才會將更大的事託付給我們。
(2)相信神...共享計畫的人都是最好的。如果不信任彼此,就抵消了能力。最重要的是彼此相愛,如果沒有彼此相愛,事工再成功都是罔然。要相信神給你的是最好的,就能委身在團隊中,發揮所長。
(3)相信神...保持結果是樂觀的態度。話語有權柄和大能,我們不要期待問題發生,但要期待美好的結果。神創造天地萬物,祂看這一切是好的;但當祂創造人類時,祂説是「甚好」!
如何成為一個不停止前進的教會?你必須成為一個充滿動能的領袖。
全站熱搜